推动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:“改革征地制度,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。”然而对一些地方官员来说,改革的后果是“土地不好征了,财政收入少了,工作难度大了”。成都市常务副市长孙平说:“土地产权改革之初,区县一级干部鲜有支持者。为此,我们做了大量说服工作。” “统筹城乡、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件政府要为农民‘烧钱’的事情”,一位基层干部如此表述。 据报道,今年四五月间,由****发改委主管城镇化工作的副主任徐宪平带队,****城镇化专题调研组完成了对浙江、广东、江西和贵州等8个有代表性省份的调研,但是,“户籍改革几乎遭到了所有市长的反对”。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,户籍制度改革之所以引起一些地方政府敏感,首先在于其直接与教育、社保、医疗等诸多社会福利挂钩,在当前经济不振、普遍面临财政压力的时候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。 此外,更深层次的经济原因是:户改会联动土地确权的“地改”,土地出让金是一些地方政府最重要的预算外财源,在某些城市通常占财政收入50%以上。 多数专家都表示农民住房登记办证是一种创新,将盘活农村最庞大的房产资本。但目前农村产权证的“含金量”还十分有限,在目前的政策法律条件下,农民的产权房流转受限仍然很多。我国的担保法规定,耕地、宅基地、自留地、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能抵押。而且,从法律及国务院的相关规定来看,宅基地只能在本村内流转。 “必须改革落后僵化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!”浙江省政府参事顾益康说,“只确权不流转,确权失去意义;只流转不确权,流转没有依据。城乡一体化,最核心的发展主体和发展资源要素的地位和权利平等,可以由市场来优化配置。” “****的城市化,仅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。”孙平说,“必须寻求市场动力,让城市化由‘政府包办’走向‘市场选择’。” 共4页 当前为4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
|